凡美酒之美,均妙在一个“韵”字。的白酒种类多如繁星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更养出一方独特的酒韵。譬如美景,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清丽,泰山登高而小天下的壮丽;张家界鬼斧神工的绮丽,黄果树惊心动魄的绚丽;又如美人,不同年龄呈现不同的韵致,豆蔻时青春烂漫,青年时华彩夺目,中年时雍容高贵,老年时笃定淡然。家乡亳州是酒乡,出产的古井贡酒天然带有自已特有的神韵。
初见古井贡酒时,便感觉应“高雅”来形容它。开瓶之时,清香四溢,纯似幽兰,潜入你的胸怀,钻入你的心中,让你不由得想一睹芳颜;入杯之后,观其色清如水晶,透明纯净,酒液微动,若佳人眼波流转,让你不由得心兮荡漾魂兮沦陷;及饮之际,入口只觉甘甜,将咽忽生绵软,味柔和醇厚,香清雅隽远。此时不止以口鼻,而是以全身感知它的美,此时不敢大声赞叹,只敢轻笑回味,仿佛怕破坏这美酒的静谧之美,如同不敢唐突了佳人的高贵一样,却又忍不住悄声打探佳人由来,原来确是系出名门,大家闺秀。相传古井贡酒的前身是“九酝春酒”,为曹操令手下人酿造。后曹操献给汉献帝刘协,献帝大加赞赏,作为宫廷用酒。明万历年间,阁老沈鲤献于万历帝,他饮后连连叫好,钦定此酒为贡品,命其年年进贡,“贡酒”之名由此而得。到了近现代,几经沉浮,经过酒厂的技术革新,老酒焕新颜,荣誉更是数不胜数,被赞誉为“酒中牡丹”,果然是花中为牡丹,酒中牡丹更绵甜,高贵典雅琼浆液,众生颠倒风华前。古井贡酒在传承中又勇于创新,体现着新时代亳州人的发展理念,也无疑为千年名酒高贵典雅的品质修炼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酒过三巡后,就感觉应再选“风雅”来形容了。好酒是需要懂的人去慢慢品评的,品着品着,那酒便透着一股灵气,人与酒之间,人与人之间,便惺惺相惜起来。丰子恺曾说,世间的酒肴,莫如诗句。酒与诗从古至今未曾脱离过,以诗下酒,那酒便无端多了风雅之韵。对于古井贡酒而言,其风雅的范围似乎更加宽泛。曹操故里,华佗故乡,道教思想发源之地,建安文化代表云集。这酒里不仅有煮酒论英雄的豪迈,有“归来宴平乐,美酒斗十千”的及时行乐;也有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的感慨;既有道教文化清净无为的出世哲学,也有建安风骨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的入世情怀。朋友聚会中,喜和一位老师小酌,他爱行成语接龙的酒令,后者说的字必须是前者说的一字,成语诗词均可,三秒内接不上来者不仅要罚酒,还要出个节目,节目自定,或击节高歌,或吟诗作对,还可针对某一现象谈感悟谈见解,虽罚酒但量力而行,绝不可喝醉。行令时每人为躲酒,均才思敏捷,妙语连珠,实在江郎才尽之时也是精彩的时刻到来,可听妙曲,赏雅句,拼急才,论古今,老师还会一一点评,并且高屋建瓴,旁征博引,顿时使人醍醐灌顶,茅塞顿开,每一次聚会都成为学习的课堂,每一杯酒仿佛汇合成了你飞向知识海洋的翅膀,这样的美酒岂不让人欢迎之至,又风雅之至?
喝到,估计所有饮者都会赞同用“优雅”来形容了。亳州是老庄故里,又曾是三朝帝王之乡,道教清心寡欲的无为之治,古都历经沧桑的处变不惊,不仅融入到久远恒雅的酒中,也融入到酒乡人的气质中。酒品如人品,酒乡人多善饮,我同事中酒量好的也众多,有好事者评出了“酒中四君子”,初时不解,待悄然观察后方觉名不虚传,饮酒或喝酒是形容北方人的,南方人爱用吃酒来形容,吃酒像吃菜一样一小口一小口的品,北方人则不然,必要论杯的,所以称为喝酒或饮酒才能显出豪情来,酒乡人爱“炸雷子”,一大杯二两或三两一饮而尽,酒量小的人一杯未完就已醉态凸现,“试酌百情远,重觞忽忘天”。但四君子却可以一杯接一杯的喝后,依然谈吐儒雅,面色淡然,进退有节,君子风范。酒可以让人显出真实的自我,始悟酒后君子方为真君子,可君子不是好当的,平时要谦谦风范,衣袂飘然,酒后君子更要内外兼修,既要有过人的酒量,容人的涵养,更要有睿智的思想,丰富的修养,正如古井贡酒能将绵软与醇厚完美结合一样,酒乡人也能将淡泊以明志与壮心不已,志在千里和谐统一,去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、人与社会的和谐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。
韵之所在,酒之为美,气之所在,人之为强。韵成则酒赖以成名传万世,气足则人得以修身报天下,酿酒如做人,愿你我能得其神韵,内化于心。